中國信通院陳曦:虛擬現實開啟移動互聯網沉浸式新業態
虛擬現實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沿方向,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前瞻領域,將深刻改變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近日,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曦表示,虛擬現實產業發展戰略窗口期已然形成,將開啟移動互聯網沉浸式新業態。
虛擬現實(含增強現實、混合現實)技術跨度大、產業鏈條長、應用空間廣、融合創新多,我國“十四五”規劃將虛擬現實列為數字經濟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陳曦介紹,2016年,消費級終端上市標志著虛擬現實產業元年的到來。此后,業界經歷了概念熱炒與資本遇冷的過程,投資日趨理性,概念虛火減退。當前,虛擬現實第二輪發展浪潮來臨,未來3年將成為虛擬現實發展提速的窗口機遇期。蘋果、Meta、微軟、谷歌和高通等ICT巨頭大力布局該領域,產品主導設計日趨穩定。2024年,蘋果Vision Pro上市發售進一步加速催熟了虛擬現實產業生態。
“虛擬現實等沉浸式技術的社會嵌入,將從多方面對現有的移動互聯網產生影響,開啟沉浸式新業態。”陳曦從3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從新終端入口來看,終端產業的進化邏輯,將由以信息處理為中心,轉向以適人體驗為中心;技術供需關系正在從手機時代的“技術過剩”,轉變為眼鏡頭顯的技術儲備不足。
從新視聽、分辨率、幀率等視聽質量維度來看,常規迭代已經難以帶來用戶體驗的感知躍遷。繼超高清視頻后,以虛擬現實技術為支撐的3D沉浸視聽有望成為視聽產業發展的新站點。
從新平臺角度來看,虛擬現實推動計算與現實彼此嵌入,圖形渲染與空間計算有望實現對虛擬世界、現實世界的重新定義。
談到未來虛擬現實產業的發展趨勢,陳曦表示,相關政策已經給出了方向。2022年底,工信部、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指明了未來5年我國虛擬現實發展路徑。《行動計劃》從推進關鍵技術融合創新、提升全產業鏈條供給能力、加速多行業多場景應用落地、加強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構建融合應用標準體系等方面提出了五大重點任務。
此外,2023年,工信部等五部門組織開展虛擬現實先鋒應用案例征集,面向十大行業應用場景,進一步提高虛擬現實規模化應用水平。
早在2023年,由中國信通院牽頭,聯合華為等多家生態伙伴共同組建的虛擬現實與元宇宙聯盟(XRMA)在杭州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會議。陳曦表示,接下來,中國信通院將依托該聯盟等組織,攜手產業伙伴共同助推虛擬現實沉浸式業態的健康發展。(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