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深:研發先行 助力施耐德電氣“數字化”轉型
“當已成趨勢的數字化春天漸行漸近,平臺的搭建僅僅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面對市場接納的程度和過程,具有超前思維的企業研發需要不斷調整定位,以適應市場和用戶的變化,這才能保持施耐德電氣的數字化競爭優勢。”近日,在施耐德電氣中國“2017創新峰會·上海站”上,施耐德電氣中國樓宇事業部研發副總裁高深接受《機電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其實,作為專注能效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施耐德電氣,自去年年底正式發布基于物聯網的新一代EcoStruxureTM數字化架構與平臺以來,為幫助客戶進一步提升電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運營效率,保證互聯互通和可持續發展,其自身加快了研發的數字化轉型。
直面三大挑戰
眾所周知,除對前沿技術的探索與儲備之外,企業研發的重要方向是滿足現階段市場需求。
“我們已從目前的機械和電氣傳統產品與技術前沿,轉向深入探索用戶所需的軟件、產品的數字化方面。”據高深介紹,傳統產品的迭代更新所經歷的時間漫長,上市產品的銷售也長達10年之久。而數字化特征的產品往往更新只有半年左右,這需要企業大幅縮減設計、樣品、試驗、量產等流程。因此,在高深看來,轉變觀念,快速迭代更新、加快研發節奏,已成為企業保持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
一般而言,在選用數字化產品或者系統時,用戶一般會從數字化所帶來的增值與投入、數字化服務的便利度與安全性兩大維度來考慮。為此,施耐德電氣已制定出針對性的研發重點。據高深介紹,一是可靠信息安全保障下的數字化研發;二是深耕所關注的行業,致力于成為“行業應用專家”,在降低數字化產品成本的同時,提供更為精準的解決方案;三是積極參與和推動中國的標準化建設。
盡管施耐德電氣在中國傳承了其在全球提出的“數字化與互聯互通”、“開放式創新”、“客戶導向的敏捷開發”三大研發戰略,但高深坦言,目前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面臨著三大挑戰。
“在數字化探索階段的市場,對研發人員來說,無論是觀念的轉變,還是能力的提升,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高深表示,人才架構和知識的儲備,迫在眉睫。“我們的策略是‘走出去,引進來’。”他進一步解釋道,中國會派研發人員到施耐德電氣全球其他研發中心去學習工作與培訓。“這就是我們現在倡導的PT(Professional Training),少則1年,多則3年。”高深指出,“在將施耐德電氣全球的數字化能力帶回來的同時,還會邀請全球不同領域的專家來中國工作,幫助提升我們在數字化方面的能力。”
在高深看來,施耐德電氣基于EcoStruxureTM已構建的6個子平臺彼此之間的可互操作性,以及施耐德電氣存量市場的老系統與現有系統之間的互聯性,也對研發部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舉例道,剛剛在中國上市的Masterpact MTZ數字化的產品,與Masterpact M型和MT型產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其從硬件、軟件到服務三個層面重新定義面向未來的空氣斷路器行業標準。但面對已銷售近135萬臺的Masterpact M型和MT型產品,如何有機地融合新舊系統,高深坦言,目前仍在積極探索完美的解決方案。
數字化時代,網絡信息安全至關重要。“這將考量我們的能力,畢竟關鍵行業的關鍵業務事關一個國家的國計民生。”據高深介紹,作為一個開放性的平臺,EcoStruxureTM雖已跟微軟、英特爾、埃森哲等全球的領導廠商展開合作。在中國,考慮到本地客戶的習慣以及中國對網絡信息安全的要求,施耐德電氣也已與中國國內的某知名云服務商合作。與此同時,施耐德電氣還在全球設立了專門針對網絡安全的研發部門,負責研究部署培訓研發全流程的信息安全規范和要求。
加快轉型步伐
2017年,施耐德電氣中國已明確了“數字化領導者”和“行業應用專家”的轉型目標。
不過,未雨綢繆的施耐德電氣早在一年之前,就成立了一個專門的“行業應用專家”部門,把各個研發中心擁有不同行業應用經驗的技術骨干集中在一起,通過與大客戶或者行業領域專家的時時互動,精準提供市場需求的定制化產品與服務。
“其實,在EcoStruxureTM的三層架構中,此前施耐德電氣更擅長的是第一層互聯互通的產品和第二層邊緣控制。”高深同時表示,通過與有實力的IT企業合作,能更為完善和強化第三層的應用、分析與服務功能。“畢竟,海量的行業應用數據只有經過分析才具有價值。”高深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施耐德電氣目前好比坐在時時產生巨大數據量的金礦上,需要借助EcoStruxureTM第三層架構將其煉石成金。“我們與合作伙伴共享這些數據,其目標是分析從而為終端客戶提供服務。”在高深看來,共享時代的來臨,開放式創新將是未來的方向。
針對基于各自優勢與實際應用來解讀的不同的數字化平臺,高深表示,企業只有真正貼近客戶不斷變化的實際應用需求,才是最根本的。通過不斷的探索嘗試,憑借多年的行業經驗以及量大面廣的產品和系統應用,施耐德電氣在融合數字化與行業應用方面卓有成效。據悉,目前互聯互通的產品和軟件銷售在施耐德電氣全球業務中占到40%左右的比例,同時軟件已成為公司一個核心快速增長的業務。
“未來我們的技術創新將遵從公司數字化的應用,提供以物聯網為基礎的整體解決方案。”高深同時表示,始于1999年的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經歷了從產品的國產化、產品的改進、全面參與新產品研發到如今中國原創的創新平臺,已成為施耐德電氣全球的重要研發力量,其踐行的“在中國,為中國”和 “在中國,惠全球”兩大戰略,也將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剛剛上市的Masterpact MTZ空氣斷路器,其本體模塊、關鍵的核心算法,以及HMI人機界面和Ⅰ級精度測量模塊的部分軟件等,都出自中國團隊之手。”高深講道。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面對自身數字化平臺的豐富,以及秉承“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理念,憑借“專注中國市場、快速響應客戶,以及自主決策、專項資金、專業團隊”等全方位支持,施耐德電氣中國研發正全力做好“數字化”轉型。(韓建新)
- 08-14把脈能源發展新趨勢 施..
- 05-22施耐德電氣:打造智能數..
- 03-132017施耐德電氣驅動渠道..
- 01-22新一代EcoStruxureTM推..
- 10-24付諸行動 施耐德電氣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