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發放三張測試牌照
在4月12日召開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黃甌介紹了上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
他表示,目前上海已經劃定了第一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5.6千米,同時已向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發放了3張測試牌照。從1個多月的測試進展看,總體情況良好,未發生交通違法事件及安全事故。
率先起步發展
汽車產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海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據統計,2017年上海汽車工業總產值6774億元,同比增長19.1%;上海新能源汽車實現推廣上牌6.1萬輛,累計推廣達到16.6萬輛,繼續保持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上海新能源汽車制造業產值達到232.38億元,同比增長42.6%。
“上海率先起步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黃甌介紹,在政策制定方面,上海先后出臺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工程實施方案》和《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
在加快布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方面,上汽集團推出互聯網汽車榮威RX5,蔚來汽車研發的高性能7座純電動智能互聯SUV ES8也已發布上市。智能車載操作系統、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中央域控制器、線控制動系統等核心零部件企業都在加快科技創新。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范封閉測試區已建成200個智能駕駛測試場景,成為測試能力齊全、技術水平先進、影響力大的國際性平臺。”黃甌說。
另外,在加快構建智能網聯汽車重要公共平臺方面,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工信部主辦的2017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在上海嘉定成功舉行。上海還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和智能網聯汽車及應用標準化工作組,加快開展相關工作。
開放道路測試
今年2月22日,上海市經信委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聯合發布了《管理辦法》。
《管理辦法》對測試主體、測試駕駛人及車輛的要求,與近日三部委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規范》)的原則和思路基本一致。
與《管理規范》相比,上海市《管理辦法》的部分要求更加細化。例如,要求駕駛人具有50小時以上自動駕駛系統的操作經驗,其中40小時以上是跟相應申請測試項目駕駛相符合的經驗;要求車輛按照測試評價規程進行相應測試項目的實車試驗,每個測試項目有效試驗次數不少于30次,測試結果達標率不小于90%等。“多數細化內容是基于我市實際需求制定的,便于后續相關工作的開展。”黃甌說。
為了更好地管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上海市經信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委共同成立了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推進工作小組。同時,組織成立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評審專家組,對測試主體提出的道路測試申請進行論證,形成專家組意見。
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制造業創新中心受推進工作小組委托作為第三方機構,受理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主體提出的測試申請,對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過程中的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和分析,并形成測試分析報告統一上報推進工作小組。推進工作小組會將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情況定期上報工信部、公安部和交通運輸部。
黃甌表示,目前上海已經劃定了第一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5.6千米,同時已于3月1日向上汽集團和蔚來汽車發放了3張測試牌照。從這兩家車企1個多月的測試進展看,總體情況良好,測試時長達到130小時,測試里程超過3000千米,未發生交通違法事件及安全事故。
上汽集團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沈浩明介紹,上汽集團有兩輛智能網聯車投入了道路測試。從3月1日至今,累計測試里程約1500千米。目前主要設置了兩種測試場景,一個是車輛對線路交通信號的識別響應,一個是車輛保持對行人和非機動車的避讓。
他認為,開放道路的測試對產品開發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特別是如何應對社會車輛的不確定性,比如遇到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路上行駛。此外,在測試中還遇到過交通信號燈老化的情況,對視覺的識別會產生一些影響。從目前的測試情況來看,兩輛測試車都能實現在車道內的安全行駛。
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
“下一步,我們會根據測試的需求發放更多的測試牌照,也會根據大家的需求開放更多的道路,歡迎全國乃至全球更多的測試主體積極申請在上海開展道路測試。”黃甌說。
他介紹,下一階段,上海將按照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的相關要求,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聯動。
首先,加強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車輛的動態評估。根據測試車輛自動駕駛系統功能、部件、安全性能的迭代優化,有預判性地對測試車輛提出更合理的規范要求。
其次,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劃定路段的動態評估。根據對交通流量、事故頻繁程度等數據的采集和分析,評估道路安全等級的變化,有前瞻性地調整劃定的測試路段。
第三,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數據的監測和分析。加快建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市級數據平臺,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運行數據、駕駛人數據、交通事故數據等的分析,制定相關的技術標準和規范。
最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安全保障。通過全面的評估分析,加強對道路測試中突發情況的預判,制訂相關應急預案,做好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黃甌說:“車的問題主要靠產學研(各方)不斷地在技術上進步,路的問題需要政府努力完善基礎設施,管理的問題要通過立法來保證,只有這三方面不斷推進才能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夏小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