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順利召開
12月18日,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展峰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立足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以“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中關村中企慧聯先進制造產業技術聯盟承辦,國家增材制造創新中心、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等工業強基一條龍推進單位作為支持單位。
峰會期間,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陳玉濤,圍繞工業基礎指數構建的維度、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范圍、構建的背景和意義,介紹了《工業基礎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工作,并首次發布了《工業基礎指數2020》。據悉, 工業基礎能力,反映了高質量發展的水平,工業基礎指數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評價體系。如何科學、系統地評價工業基礎的發展水平,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據,是完善行業管理體系、調整地方經濟發展結構的實際需求,也是工業基礎在各行業領域發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
干勇、陳學東、張立同、曹春曉、周濟、李仲平、蹇錫高、盧秉恒等多位院士,圍繞著會議主題,在三場專題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及主體峰會上開展專題演講。為謀劃“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和二〇三五遠景目標,加快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建言獻策。
峰會特邀嘉賓中國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張大衛表示,當前全球供應鏈遇到困難、挑戰和沖擊,國內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更有針對性,更加重視提升有效供給能力、滿足有效需求,更加注重依靠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打造自主可靠、安全可控的供應鏈,關鍵在于提升產業基礎能力,依賴產業鏈的協同創新,通過“政產學研用金”的協同,推進上下游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合作。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表示,要立足產業鏈,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企業要通過技術創新做好新產品創新,由此提升企業競爭力。此外,企業應該對發展知識密集、數字密集等全新的數字經濟保持關注,抓住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本次峰會上,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史向輝發布了工業強基化一條龍示范企業。盧秉恒院士、肖成波所長和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的朱佳琪副總裁為示范企業授牌。示范企業代表分別進行了主題匯報。
工業強基一條龍示范企業代表、中國500強企業代表等500余人出席了會議。
- 12-15推進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
- 11-28?首屆中國產業鏈創新發..
- 11-09山東與世界500強產業鏈..
- 11-04“山東與世界500強產業..
- 11-03陳斌:加強融合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