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路線圖發布
1月13日,工信部網站印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未來3年的發展目標。《行動計劃》提出,到2023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具體來看,一是新型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互聯網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二是融合應用成效進一步彰顯。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等新模式新業態廣泛普及。重點企業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新模式應用普及率達到30%,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基礎更加堅實,提質、增效、降本、綠色、安全發展成效不斷提升。
三是技術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工業互聯網基礎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等領域一批關鍵技術實現產業化突破,工業芯片、工業軟件、工業控制系統等供給能力明顯增強。基本建立統一、融合、開放的工業互聯網標準體系,關鍵領域標準研制取得突破。
四是產業發展生態進一步健全。培育發展40個以上主營業務收入超10億元的創新型領軍企業,形成1~2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龍頭企業。培育5個國家級工業互聯網產業示范基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
五是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工業互聯網企業網絡安全分類分級管理有效實施,聚焦重點工業領域打造200家貫標示范企業和100個優秀解決方案。培育一批綜合實力強的安全服務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創新示范園區。基本建成覆蓋全網、多方聯動、運行高效的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監測服務體系。
同時,《行動計劃》還明確了網絡體系強基行動、標識解析增強行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新型模式培育行動、融通應用深化行動、關鍵標準建設行動、技術能力提升行動、產業協同發展行動、安全保障強化行動、開放合作深化行動等11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以網絡體系強基行動為例,具體行動內容包括加快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推進企業內網升級,開展企業外網建設,深化“5G+工業互聯網”,構建工業互聯網網絡地圖等。計劃到2023年,打造50個企業內網改造建設標桿,高質量外網基本覆蓋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建成8個“5G+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
標識解析增強行動方面,《行動計劃》要求完善標識解析體系建設,加速標識規模應用推廣,強化標識生態支撐培育等。計劃到2023年,國家頂級節點具備標識、域名、區塊鏈等綜合服務能力,標識注冊總量超過150億,日均解析量達到千萬次量級。
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方面,重點任務包括滾動遴選跨行業跨領域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特色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面向特定技術領域的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提升平臺技術供給質量,加快工業設備和業務系統上云上平臺,提升平臺應用服務水平。計劃到2023年,工業企業及設備上云數量比2020年翻一番,打造3~5家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互聯網平臺、70個行業區域特色平臺、一批特定技術領域專業型平臺。
在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方面,推動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建設,打造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綜合服務能力,培育高質量工業App,持續深化“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等任務被列為重點。計劃到2023年,基本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建設高質量的工業微服務和工業APP資源池,工業App數量達到50萬個。
此外,《行動計劃》提出了4個方面的保障措施。首先,要加強組織實施。進一步發揮工業互聯網專項工作組的統籌作用;健全任務督促檢查和第三方評估機制,加強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等重點工作的過程管理、績效評估和監督考核;逐步建立全國統一的工業互聯網產業統計監測體系等。
其次,健全數據管理。探索建立工業數據確權、數據流通、數據安全等規則規范,落實《工業數據分類分級指南(試行)》,引導數據共享與流轉;推進工業數據全生命周期處理、分類分級、評估交易等標準制定;有序開展《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國家標準貫標,增加有效數據供給。《行動計劃》要求,到2023年,推進工業互聯網數據共享行動,推動工業知識數據化沉淀,在不少于3個重點行業探索建立工業數據空間。
再者,拓寬資金來源。持續利用財政專項資金、產業投資基金等支持工業互聯網發展;鼓勵地方通過設立工業互聯網專項資金、風險補償基金等手段支持產業發展;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稅收優惠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互聯網企業上市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融資;探索建立基于生產數據的增信系統,提供個性化、精準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此外,還要加大人才保障。建設運營“產業人才大數據平臺”,定期發布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報告,編制工業互聯網緊缺人才需求目錄;鼓勵企業制定人才評價規范,開展技術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工作;支持和指導高等院校、職業院校加強工業互聯網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根據計劃,2021年將完成工業互聯網緊缺人才需求目錄編制。此外,還將按年度發布工業互聯網領域人才需求預測報告,繼續舉辦全國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技能大賽等。(夏小禾)
- 01-04工信部出臺《工業互聯網..
- 10-262023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工..
- 09-16專家:發展“5G+工業互..
- 09-16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
- 09-07?綠色智能鑄造工業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