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今年消費預計將呈現恢復性快速增長
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2020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3.9%,為39.2萬億元。如何判斷今年的消費走勢?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指出,隨著我國疫情控制持續向好,經濟復蘇持續向好,以及一系列援企紓困政策持續發力,今年消費預計將呈現恢復性的快速增長。他表示,未來商務部在擴消費方面,將升級傳統消費,培育新型消費,創新消費平臺,改善消費環境。
王文濤表示,傳統消費的潛力很大。比如,傳統消費的“四大金剛”——家電、家居、餐飲、汽車,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4。以汽車為例,新能源汽車消費快速增長,同時部分地區逐步有序取消對購車的行政性限制,也將釋放出一定的消費潛力。家電方面,綠色環保家電有很大的市場,而且,隨著農村水電條件的改善,農村家電市場也在逐步擴大。所以,傳統消費要升級。
“這次疫情發生后,迸發出很多新型消費。”王文濤舉例道,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4的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去年的增速達到14.8%。要鼓勵、培育這些消費,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及跨界融合,實現擴大消費。
在創新消費平臺方面,王文濤提到了創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等舉措。比如,改造提升步行街,打造特色商圈,鼓勵建設15分鐘便民生活圈等,讓消費下沉,解決消費“最后一公里”的問題,真正方便老百姓。
此外,還要改善消費環境,尤其是健全消費網絡。“這個網絡不僅涉及到商業網絡,還涉及流通網絡。”他說,今年商務部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要推動農村消費。農村消費是個大市場,鄉鎮和村兩級加起來占到整個消費的38%。但是,農村消費面臨很多的短板、痛點和堵點,下一步,要在鄉鎮建立商貿中心,實現電商全覆蓋,鼓勵和引導商貿流通企業下沉服務農村,以更好地擴大農村消費。
“商務工作涉及流通和消費,在暢通國內大循環方面大有可為。”王文濤說,關鍵是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立足于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努力擴大消費,把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變成國內經濟發展的主引擎和吸引國外資源要素的引力場。
去年,中國引進外資達到1444億美元,同比增長4.5%,在嚴峻的國內外形勢下實現逆勢增長。“1444億美元這個數字創了歷史新高,意味著我們成為全球第一引資大國。”他強調,去年我國利用外資在全球的占比首次超過10%,達到19%。更可喜的是,結構顯著優化,高技術產業的引資占到29.6%。
剛剛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外貿外資穩中提質。新的一年,我國對外開放如何邁出新步伐?王文濤用幾個“更”字來概括——開放大門更大,開放平臺更實,開放環境更優,開放合作更深更廣。
第一,開放的門要開得更大。“我國已經發布了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全國版33條,自貿試驗區版30條,以及海南自由貿易港的27條,今年我們想在這個基礎上,盡可能地再縮減。”王文濤表示,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的縮減,意味著外資進入門檻越來越低。除此之外,商務部正在著手制定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
第二,開放的平臺要做得更實。“我們有2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有海南自由貿易港,還有217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把這些平臺做得更實,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開放要在新的更高水平上,從原來的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逐步走向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王文濤解釋道,這個開放主要是對接國際高水平的規則。
第三,開放的環境要變得更優。重點是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使外資進入中國后能夠省心、放心、安心地發展,共享中國發展的紅利。
第四,開放的合作要更深更廣。王文濤介紹,我國已經簽署了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要推動它盡早生效實施;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也已完成,要抓緊早日正式簽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正在積極推進;此外,我國已宣布積極考慮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并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暢通雙循環,更重要的是推動高水平開放。”王文濤說,在此基礎上,促進雙循環走向良性循環,即產業相融、市場相通、創新相促、規則相聯。(何 珺)
- 01-14新一輪促消費政策再發力..
- 12-07工信部:并行推動汽車消..
- 12-07商務部將從四方面著手提..
- 11-0914部門發文促消費 加..
- 09-28以新業態新模式引領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