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成為我國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
“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達6.8億噸標準煤,相當于替代煤炭近10億噸,減碳效果十分顯著。”近日,國家能源局黨組書記、局長章建華發表署名文章——《推動“十四五”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一文中指出,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踐行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承諾的主導力量,國家能源局將堅定不移地推動可再生能源高質量躍升發展,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章建華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戰場,可再生能源既是先鋒隊,也是主力軍。要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不動搖的戰略定力,加快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成為我國能源電力的增量主體,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踐行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承諾提供堅強保障。
把握可再生能源的新階段和新特征
“十三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正加快步入新階段,呈現新特征。
章建華從兩個方面總結了“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階段和新特征。
第一,可再生能源將步入高質量躍升發展新階段。“十四五”時期,在保障能源安全、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多目標約束條件下,我國可再生能源仍將持續保持高速發展態勢。“特別是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還要在碳達峰后以遠少于發達國家的時間實現碳中和,必須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內實現能源轉型的‘先立后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必進一步換擋提速,實現對化石能源的加速替代,加快步入躍升發展新階段。”章建華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既要實現技術持續進步、成本持續下降、效率持續提高和競爭力持續增強,全面實現無補貼、平價,甚至低價市場化發展,也要加快解決高比例消納、關鍵技術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和可靠性等關鍵問題,進一步提質增效,加快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第二,可再生能源將呈現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和高質量發展新特征。一是大規模發展,“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電年均裝機規模將大幅度提升,總裝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加快占據發電裝機主體地位。二是高比例發展,“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持續提升,在能源和電力消費增量中的比重將超過50%,加快由能源電力消費增量補充成長為增量主體。三是市場化發展,“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發展將進一步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快向市場驅動發展、平價低價發展轉變,風電和光伏發電將全面擺脫對財政補貼的依賴,實現自我發展、自主發展。四是高質量發展,“十四五”期間,新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顯著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消納責任權重和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分別達到33%和18%左右,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逐步構建,可再生能源將既實現大規模開發建設,也實現高水平消納利用,更有力保障電力穩定可靠供應。
全面落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新思路新舉措
章建華認為,“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機遇千載難逢,前景極其廣闊,任務也艱巨繁重。“我們將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深入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以高質量躍升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堅持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大力發展不動搖,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存儲能力,鞏固提升可再生能源產業核心競爭力,構建以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努力推動可再生能源大規模、高比例、市場化和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建設。”章建華從以下4個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能源行業將要開展的重點任務。
首先,以區域布局優化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并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并舉、發電利用與非電利用并舉,在“三北”地區優化推動風電和光伏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在西南地區統籌推動水風光綜合開發,在中東南部地區重點推動分散式風電、分布式光伏發電就地就近開發,在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積極推動地熱能規模化開發,穩妥推進海洋能示范化開發,著力構建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補、因地制宜、多元融合發展新局面。
其次,以重大基地支撐發展。充分發揮大基地“集團軍”“主力軍”作用,有力有效支撐可再生能源躍升發展。堅持以風光資源為牽引,以跨省跨區輸電通道為依托,以靈活調節電源為支撐,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黃河上游、河西走廊、黃河幾字彎、冀北、松遼、新疆和黃河下游等七大陸上新能源基地;科學有序推進大型水電基地建設,依托西南水電基地調節能力和外送通道,統籌推進川滇黔桂、藏東南二大水風光綜合基地開發建設。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范化開發,重點建設山東半島、長三角、閩南、粵東和北部灣五大海上風電基地集群。
再次,以示范工程引領發展。堅持把創新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布局前沿方向,重點推進深遠海海上風電、光伏發電戶外實證、新型高效光伏電池、地熱能發電和中深層地熱供暖等示范,增強可再生能源產業創新力、競爭力;聚焦多元融合,重點開展光伏治沙、光伏廊道、深遠海平價海上風電、海上能源島、海上風電與海洋油氣深度融合發展、規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氫、生物天然氣、生物質發電市場化,以及生物質能清潔供暖等示范,探索可再生能源多品種互補、多場景綜合發展新模式;圍繞高比例消納,重點實施中小型抽水蓄能、發供用高比例新能源應用、綠色能源示范縣(園區)、村鎮新能源微能網、清潔能源示范省等示范,多措并舉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利用水平。
最后,以行動計劃落實發展。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新基建和新技術等深度融合,不斷拓展可再生能源發展新領域、新場景。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大力推進風電分散式開發;積極推動資源優質地區老舊風電場升級改造行動,全面提升風電開發利用效率;實施屋頂光伏開發行動、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光伏+”綜合利用行動,促進光伏發電多場景融合開發;積極開展抽水蓄能資源調查行動,編制實施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調節能力;擴大可再生能源非電利用規模,因地制宜實施規模化可再生能源供熱行動,助力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聚焦鄉村振興,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和鄉村能源站行動,全面提升鄉村用能清潔化、電氣化水平,支撐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林 楚)
- 12-202025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
- 12-13我國將進一步擴大對非洲..
- 08-16引導市場主體多渠道增加..
- 08-09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繼..
- 08-09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