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從六方面著手加快促進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
在近日召開的2022年原材料工業座談會上,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指出,2022年原材料工業要重點抓好全力保障初級產品供給、加快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加速數字化轉型等六方面工作。
原材料工業包括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也包括新材料產業,是實體經濟的根基,是產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和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十三五”以來,我國原材料工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綜合實力穩步增長,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
王江平指出,2021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為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維護國民經濟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不過,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我國原材料工業在全要素生產效率、創新能力、礦產資源保障能力、綠色低碳水平、新材料產業發展等5個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全系統要審時度勢、加強研判,著力研究新課題,謀劃新路徑,加快促進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
王江平要求,2022年原材料工業要重點抓好6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著力穩定工業增長。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扎實做好穩生產、穩供給、穩投資、穩價格,統籌處理好控產能與穩增長、出口與穩增長、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疫情防控與穩定運行等關系,杜絕隨意停限產等“一刀切”行為,切實保證行業穩增長。
二是全力保障初級產品供給。深刻認識原材料工業作為重要初級產品供給者的責任和使命,加快推動資源保障體系建設、資源高質高效高值循環利用和政策科學有效落地實施,不斷提高初級產品保障水平。
三是加快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系統研究解決創新、數據、政策資源分散,材料先行落地難、創新成果轉化難、加速迭代應用難,高端型、復合型、技能型人才短缺等問題,進一步完善新材料創新發展支撐體系,加快實施關鍵基礎材料突破行動,不斷優化新材料應用推廣生態,加強上下游合作,強化人才培育體系建設。
四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立足原材料工業能源偏煤、產業偏重、資源偏少、時間偏緊的實際,把先立后破作為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方法論,把強化創新支撐作為促進碳減排的主要路徑,堅定不移實施產能總量控制計劃和綠色低碳技改行動,不斷完善低碳相關政策標準體系。
五是加速數字化轉型。深刻認識原材料工業供應鏈數字化、設計數字化水平低等短板,支持重點行業加快數字化改造,做好頂層設計,優化政策體系,推動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拓展。
六是提高行業管理和服務水平。正確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強化精準施策、規劃引領、標準約束、先進示范、協同發展、宣傳引導,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在此之前,三部委聯合發布了《“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按照“創新引領、市場主導、供需協調、綠色安全”的基本原則,提出了未來5年的總體發展方向和15年遠景目標,并從供給水平、產業結構、綠色低碳、數字轉型、產業安全等5個方面,提出了高端化、合理化、綠色化、數字化、安全化等“五化”重點任務。
根據《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我國原材料工業保障和引領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將明顯增強;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業中比重基本穩定;新材料產業規模持續提升,占原材料工業比重明顯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的產業發展格局。到2035年,我國將成為世界重要原材料產品的研發、生產、應用高地,新材料產業競爭力全面提升,綠色低碳發展水平世界先進,產業體系安全自主可控。(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