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工業經濟開局平穩 “三重壓力”不容忽視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5.0%。從環比看,3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0.39%。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
“總體看,一季度工業經濟實現平穩開局,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4月1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如是總結一季度工業發展情況。
但他同時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在工業領域依然突出,恢復仍不均衡不穩固。3月,受疫情多點散發、地緣政治沖突等不利因素影響,一些指標明顯放緩,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
數據顯示,分三大門類看,3月,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2%;制造業增長4.4%;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4.6%。
分經濟類型看,3月,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3%;股份制企業增長6.9%,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下降1.1%;私營企業增長6.0%。
分行業看,3月,41個大類行業中有37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6.7%,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6.2%,通用設備制造業下降0.7%,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7.6%,汽車制造業下降1.0%,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1.1%,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0.6%,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12.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3.9%。
分產品看,3月,617種產品中有304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鋼材11689萬噸,同比下降3.2%;水泥18655萬噸,下降5.6%;10種有色金屬564萬噸,增長3.1%;汽車238.7萬輛,下降4.9%,其中,新能源汽車51.8萬輛,增長121.4%;發電量6702億千瓦時,增長0.2%;原油加工量5859萬噸,下降2.0%。
此外,3月,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為94.5%,同比下降2.0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3311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0.8%。
羅俊杰分析,一季度工業經濟指標呈現出四大亮點。一是工業生產保持平穩,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高于去年四季度2.6個百分點,呈現逐季回升的良好態勢。二是制造業占比進一步提升,一季度為28.9%,同比提高1.3個百分點,達到2016年以來最高值。三是工業出口帶動作用持續增強,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4.4%,已經連續一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四是制造業投資明顯回升,一季度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6%,比2021年全年加快2.1個百分點。
在振作工業經濟的同時,助企紓困力度持續加大,減稅降費、金融信貸、穩崗擴崗等政策措施加快落地。此外,工信部還研究制定了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認定管理辦法,啟動實施了企業管理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年),組織開展了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培育遴選等。一季度,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高于整體工業1.3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和1—2月主要指標好于預期相比,3月工業增速有所下滑。對此,羅俊杰表示,“受國內外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3月工業經濟確實涌現出一些新問題、新挑戰,比如,產業鏈供應鏈出現堵點卡點,中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也出現了一些困難,大宗原材料價格依然在高位波動等,導致一些指標放緩,下行壓力加大?!?/span>
但他同時強調,更要看到我國工業發展具有很大的韌性和潛力,去年四季度以來出臺的各項工業穩增長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政府工作報告》部署實施組合式減稅降費、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擴大內需等政策紅利加快釋放,支撐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積極因素正在不斷積累。
“我國工業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恢復發展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出現的困難和問題是一時的,只要同心協力去解決,辦法總比困難多?!绷_俊杰說。
下一步,工信部將從以下4個方面著手,加強前瞻性預判,做好跨周期調節,實施精準性對沖,著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努力實現二季度的平穩接續。
一是抓緊抓實推動政策落地。加強統籌協調,大力推動已出臺的振作工業經濟運行實施方案和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若干政策落地見效。組織開展全國減輕企業負擔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綜合督察,將工業穩增長作為重點內容,按月通報各地區工業經濟主要指標,壓緊壓實地方責任。同時,針對形勢變化,研究儲備一些工業穩增長的接續政策措施。
二是多措并舉打通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建立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企業“白名單”制度,通過加強部省協同和跨區域協調,確保重點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加大重要原材料保供穩價力度,強化鉀肥、稀貴金屬等重點產品供應保障。繼續實施汽車芯片攻堅行動,全力提升芯片供給能力,推進龍頭企業強鏈補鏈,積極幫助企業協調解決要素保障等困難問題。
三是千方百計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深入開展“一起益企”中小企業服務行動,研究進一步幫扶中小微企業的政策舉措,營造有利于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聯合有關部門開展涉企“三亂”問題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推進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了解中小微企業的真實感受,著力提振企業預期。
四是加快重大項目投資,挖掘新型消費潛力。推進制造業“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和項目加快落地實施,支持一批節能降碳重大技術改造項目,引導基礎電信企業適度超前部署5G基站建設,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充分發揮投資拉動對沖作用。完善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城市試點,培育一批信息消費示范城市和示范項目,加快5G技術與能源、教育、文旅等垂直行業融合應用,大力挖掘消費潛力。(何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