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同比增長28.4%
積極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是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增長、提升發展質量的重要路徑。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測算結果顯示,2022年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以新產業、新業態和新商業模式為主要內容的新動能持續集聚成長,經濟活力不斷釋放,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網絡經濟發展保持活躍,轉型升級扎實有效,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所長閭海琪就指數呈現的五大特征進行了解讀。第一,網絡經濟快速發展帶動作用明顯。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快速推進,網絡基礎設施優化升級,5G網絡、千兆光網等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數據中心、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興業務快速發展,物聯網用戶規模繼續擴大,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持續深化,不斷強化數字經濟新優勢。
據測算,2022年,網絡經濟指數達2739.0,比上年增長39.6%。從主要構成指標看,截至2022年底,移動互聯網用戶數、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數分別達14.6億戶、5.9億戶,分別比上年增長3.0%、10.1%;當年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2617.6億GB,比上年增長18.1%。
新業態新模式助力線上線下消費有機融合,消費場景不斷拓展,以直播電商為代表的新業態電商快速發展,拓展消費新渠道。
生產領域電商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大宗商品類平臺通過優化供需匹配,助力企業擴展銷售渠道,提升交易效率,加快企業服務線上化步伐。2022年,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再創新高,全國電子商務平臺交易額43.8萬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增長3.5%。跨境電商持續快速發展,截至2022年底,我國已設立165個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基本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發展格局;2022年我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3.8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4.3%。
第二,科技創新引領新動能成長。據測算,2022年,創新驅動指數336.3,比上年增長15.5%。從主要構成指標看,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達3.1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4%,基礎研究經費占研發支出比重穩定提升,企業研發經費持續增長。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成果及應用,每萬名R&D人員專利授權量達4453.7件,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9.4件;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額達47791億元,比上年增長28.2%。
第三,人才知識能力穩步提升。據測算,2022年,知識能力指數為193.4,比上年增長5.9%。從主要構成指標看,每萬名就業人員R&D人員全時當量為635.4人年,比上年增長11.2%;高學歷、高技能人口比例連續多年保持增長趨勢,經濟活動人口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口占比為1.33%,比上年提高0.04個百分點;“四上”企業從業人員中專業技術人員占比為16.00%,比上年提高0.36個百分點;非信息部門信息人員比重為2.12%,比上年提高0.14個百分點。
第四,經濟活力不斷彰顯。據測算,2022年,經濟活力指數為402.6,比上年增長3.5%。從主要構成指標看,利用外資保持增長,引資量質雙雙提升,2022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891億美元,增長8.0%;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683億美元,增長30.9%。網絡消費帶動快遞業務規模繼續擴大,2022年,快遞業務量達到1105.8億件,增長2.1%。
第五,轉型升級扎實推進。產業基礎再造工程、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穩步推進,智能制造、綠色制造深入實施,重點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化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深入推進,制造服務業專業化服務能力加快提升。據測算,2022年,轉型升級指數為162.8,比上年增長1.2%。從主要構成指標來看,2022年,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4%,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快3.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15.5%;通過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銷售商品和服務的“四上”企業占比為10.3%;天然氣、水電、核電和風電等清潔能源在能源消費總量中的占比為25.9%,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王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