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新型儲能技術多元化發展 引領能源結構綠色轉型新時代
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我國“雙碳”目標的持續推進,新型儲能技術作為構建現代能源體系的重要支撐,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近日,在國家能源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表示,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新型儲能發展工作,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技術創新和試點示范,促進了新型儲能的多元化高質量發展。
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全國已建成投運的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530萬千瓦/7768萬千瓦時,較2023年底增長超過12%,較2023年一季度末增長超過210%。這一顯著增長不僅體現了新型儲能技術的迅速推廣,也反映了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積極成效。
從項目特點來看,新型儲能電站逐步呈現集中式、大型化趨勢。10萬千瓦以上的項目裝機占比超過一半,顯示出我國新型儲能規模化的趨勢。同時,儲能時長的多樣化也體現了新型儲能技術的靈活性和適應性。平均儲能時長2.2小時的項目占比最高,但4小時以上的項目也占有一席之地,這有助于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儲能需求。
在地域分布上,西北地區憑借豐富的風光資源,成為全國新型儲能發展最快的地區。西北地區已投運新型儲能裝機占比近三成,領跑全國。華北、華中、南方和華東地區也緊隨其后,共同構成了我國新型儲能發展的主要格局。
在新型儲能持續快速的發展中,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初見成效,技術創新也取得了顯著突破。2024年初,國家能源局正式發布了56個新型儲能試點示范項目名單,這些項目涵蓋了當前工程應用的主流技術路線。從鋰離子電池的17個項目,到壓縮空氣儲能、液流電池、混合儲能等多種技術路線均有涉及,還包括了重力儲能、飛輪儲能、鈉離子電池和二氧化碳儲能等前沿技術。
自名單發布以來,相關工作有條不紊地推進,部分示范項目已成功并網運行,為新技術的應用實施注入了強勁動力。為了進一步促進新型儲能的調節作用,國家能源局持續完善其調用機制,以應對新能源快速發展對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為了提升新型儲能的利用率,并充分發揮其調節作用,國家能源局堅持“問題導向,系統觀念”的原則,細化了相關政策措施,并正式印發了《關于促進新型儲能并網和調度運用的通知》(國能發科技規〔2024〕26號)。這一文件旨在規范新型儲能的并網接入,推動其高效調度運用,并對電網企業、電力調度機構、新型儲能項目單位等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指導。
邊廣琦表示,下一步,國家能源局將會同有關單位做好示范項目跟蹤,充分發揮示范項目示范帶動效應,并對有關單位提出具體要求。
首先,各省級能源主管部門要加強試點示范項目管理,持續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嚴控施工質量,保障示范項目安全有序實施。加大示范項目專項政策研究與支持力度,協調解決項目面臨的問題,及時總結示范項目取得的先進經驗,確保試點示范工作取得預期效果。
其次,示范項目單位要加大資金投入保障,確保示范項目按期投產,同時要嚴格按照申報方案實施,遵守新型儲能項目管理相關制度,扎實推進項目建設,加強系統運行維護,及時編寫示范項目驗收報告,并定期通過全國新型儲能大數據平臺報送項目建設運行等工作情況。
新型儲能技術的迅猛發展,不僅預示著我國能源結構正逐步向綠色低碳轉型,更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在可再生能源和儲能技術領域的決心與實力。國家能源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試點示范項目的成功,無疑為我國新型儲能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全球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強大動力。
展望未來,有理由相信,新型儲能技術將持續引領能源革命,助力我國乃至全球實現更加清潔、高效的能源未來。(劉 洋)
- 05-21一季度全國電力市場交易..
- 04-072023年我國發電設備產業..
- 05-24國家電投努力在綠色轉型..
- 04-24李創軍:加快推動能源綠..
- 11-11第五屆進博會再度簽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