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是否影響中國GDP?
今年以來,全球貿易秩序面臨新一輪嚴峻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國外貿進出口表現如何?又將如何應對貿易摩擦與關稅壁壘?針對這些熱點問題,海關總署與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近期召開的兩場發布會上作出權威回應。
據海關總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人民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其中,出口同比增長6.9%,較前兩個月提升3.5個百分點;進口雖同比下降6.0%,但降幅較前兩個月收窄1.3個百分點。總體看,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平穩開局。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指出,一季度我國出口展現出較強韌性:對全球超170個國家和地區實現出口正增長;船舶與海工裝備出口保持連續4年增長態勢,一季度增幅達10.8%;新能源領域表現尤為亮眼,風力發電機組、鋰電池和電動汽車出口分別增長43.2%、18.8%和8.2%。
談到進口下降的原因,呂大良分析稱,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是主要影響因素之一。一季度,我國鐵礦砂和煤炭進口均價跌幅均超20%,原油、大豆進口均價亦分別下跌5.7%和16.6%,僅這些價格因素即拖累整體進口增速2.6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美國政府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貿易伙伴加征關稅。世界貿易組織(WTO)隨即發布聲明警示,此舉將對全球貿易體系和經濟增長前景造成嚴重沖擊,可能導致全球商品貿易規模縮減。這一單邊主義舉措已引發國際社會對貿易保護主義回潮的普遍擔憂。
針對美方發起的貿易摩擦與關稅措施對華影響,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在發布會上作出回應。他表示:“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這是市場規律作用的必然結果,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美雙邊貿易額達人民幣1.11萬億元,在美國政府濫施關稅的干擾和沖擊下,仍實現4%的同比增長。
“我們堅決反對美國搞關稅壁壘和貿易霸凌,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違背了經濟規律和世界貿易的原則,對世界經濟秩序造成嚴重沖擊,拖累世界經濟復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嚴正指出,中方采取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不僅是維護自身發展利益的需要,也是維護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和世貿組織規則的正當之舉。
對于美方關稅政策的后續影響,盛來運強調:“從短期來看,美國加征高額關稅會對我國經濟和外貿帶來一定壓力,但是改變不了中國經濟持續長期向好的大勢。中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力大,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外部挑戰,實現既定發展目標。”
盛來運從多個角度進行了分析。首先,經濟有基礎,內需有支撐。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的積累和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連續15年穩居制造業第一大國的地位,產業體系完整,配套能力強,經濟發展底盤穩、基礎牢。同時,中國有逾14億人口,市場規模巨大,人均GDP已超過1.3萬美元,正處在消費升級的關鍵階段,市場成長性好,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有很大空間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發展。
其次,市場多元化,出口有韌性。依托產業配套體系,我國產品具有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較好的國際口碑。近幾年,我國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構建貿易多元化格局,成效非常明顯。目前,中國已與世界上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貿易伙伴。另外,今年一季度,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出口同比增長7.2%,貨物進出口額占全部進出口總額比例超過50%,多元化市場格局正在形成,這也意味著中國對單一國家出口市場的依存度在下降。例如,2018年我國對美國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比例為19.2%,2024年已下降至14.7%。因此,我國外貿的韌性較強。剛剛發布的一季度外貿數據也表明,雖然外部限制增多,但出口仍增長了6.9%。
再者,轉型有成效,新動能增強。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持續推動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過去依賴投資和出口驅動的發展模式發生了根本改變,內需和創新雙輪驅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正在形成。過去5年,三大需求中內需對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80%。2024年,“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例達到18%左右。當前,數字經濟已成為重要增長引擎,2024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例已達10%左右,新動能不斷成長,有利于增強中國經濟的協調性和穩定性。
盛來運還提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大風大浪的考驗,包括亞洲和國際金融危機、中美貿易摩擦、新冠疫情沖擊等,但是中國都走過來了,并且積累了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針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進行了充分的預判,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及時推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季度數據顯示,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對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良好開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將根據外部形勢變化及時推出增量政策,豐富的政策工具箱是應對外部沖擊和挑戰的保障。(夏小禾)
- 03-11政府工作報告:2025年我..
- 07-22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
- 03-12政府工作報告:2024年GD..
- 03-13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 ..
- 03-13政府工作報告:今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