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搖擺的天然卡車
在業界翹首以盼天然氣“十二五”規劃時, 國內的柴油價格再一次迎來了降價。然而,天然氣價格的波瀾不驚卻把這個眾人翹首以盼的新興能源卡車市場帶入了未知和搖擺。
眾所周知, 與柴油機相比,天然氣發動機抗爆性偏差、熱負荷更高,需要嚴格的空燃比控制,更要求精細的設計和裝配,所以比常規柴油卡車高出將近10萬元的價格也是理所當然的。
可隨著柴油零售價格與液化天然氣價格的不斷拉近,許多用戶都開始以一種異樣的眼光去等待迷霧的散盡,而經銷商也開始搖擺。
心里還是忐忑
據山東濟寧某重卡經銷商兼物流公司老板王會全介紹,如今的LNG卡車確實不太好賣,很多人都不愿意購買比常規車型高出不少價格、后期養護成本又較高的“新概念”卡車當做穩定生意、提高業務效益的運輸工具。
王總是個具有遠見的生意人,見到技術成熟的LNG卡車自然不會放過機會,目前他已經陸續投入使用了多達20輛的某品牌LNG重卡。他跟《卡車》周刊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天然氣的價格比柴油要便宜約0.2元,按一年一輛卡車跑20萬公里計算,他的天然氣卡車基本上是一年回本,穩賺不賠。在近期柴油降價之前,他不僅回收了資金,還又買了30輛同型號LNG重卡。可是隨著物價、運費的不斷增加,兩種能源差價的不斷縮小,王總覺得,手底下的這些LNG卡車優勢越來越小,不僅甜頭沒了,自己經營的LNG卡車品牌經銷店也是愈發冷清。
其實LNG卡車的潛在薄弱環節還不止一處。據王總透露,此前有一陣天氣特別不好,總是下雨,結果他有5輛LNG卡車“生病”趴窩了。這四分之一的車子一停運,可把他急壞了。雖說經過廠家維修人員細心維修已全部“痊愈”,但這LNG卡車的潛在隱患卻成了王總最擔心的事。當記者問及故障原因時,王總表示可能是因為潮濕導致液化罐體的高壓系統出了問題。
“如此常見的天氣異常便可引發停運,以后該怎么辦呢?”王總心里很是忐忑。
LNG問題多多
據另一位重卡經銷商賈瑞強介紹,LNG卡車的優勢明顯,但劣勢也同樣明顯。賈瑞強本人十分想嘗試LNG卡車,他的很多用戶也想找他購買LNG重卡,可苦于周邊地區沒有加氣站,他和用戶的一些美好規劃也只能作罷,不過他仍舊很關注LNG卡車的發展。賈總認為LNG卡車的成長依賴于政策的支持和氣價的穩定,有了上述兩點的保障,氣站的建設以及市場產品的投放才會逐步跟進。
和王會全一樣,賈瑞強對天然氣卡車的維護問題也心存疑慮。他表示,雖然目前國家仍然沒有出臺LNG卡車日常檢查維護標準,但借鑒之前天然氣客車的應用經驗,不難發現,這后期需要付出的檢測時間以及高額維保費用,LNG卡車的發展或許不會如人們想象的那么美好。
此外,價格問題也是橫在天然氣卡車與用戶面前的一道坎。包頭北奔重型汽車有限公司市場產品規劃科科長張桂福指出,雖然目前用氣較用油可以節省成本達30%以上,但目前LNG重卡的價格較傳統燃料重卡至少要高出7~8萬元,相當于在購車成本上需要多投入30%左右,很多用戶還接受不了;另一方面,目前油氣價格仍在波動,倘若天然氣價格攀升至汽油價格的80%以上,用戶自然無法承受。
因此,一些業內專家學者對于國內天然氣發展的情況所提出的建議:目前國內天然氣卡車缺少相應的法規標準,中國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一套適合國內發展的路線。現在的國內天然氣市場仍受到加氣站、檢測周期頻繁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天然氣卡車的發展仍將經歷一個陣痛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