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國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達30%左右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十四五”時期,我國將持續推進電能替代,在終端能源消費環節實施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等,將有利于提升終端用能清潔化、低碳化水平,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2016年,我國曾推出過《關于推進電能替代的指導意見》,對照新舊兩個版本發現,此次發布的新版本《指導意見》明顯加強了電能替代的力度,對于高耗能產業這類受到能源價格影響較大、替代難度更高的行業,也提出了方針和目標。另外,新版《指導意見》還多次提及綜合能源服務的相關內容,這表明綜合能源服務未來將會是電能替代在諸多領域發揮作用的重要抓手。
提升重點領域電氣化水平
推進電能替代有利于用戶參與電力系統靈活互動,增加新能源消納能力,促進能源綠色轉型,有利于提高我國電氣化水平,擴大電力消費,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我國電能替代的目標:“十四五”期間,進一步拓展電能替代的廣度和深度,努力構建政策體系完善、標準體系完備、市場模式成熟、智能化水平高的電能替代發展新格局。到2025年,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將達30%左右。
“十三五” 以來,我國全面推進電能替代,并取得顯著成效,為能源清潔化發展和打贏藍天保衛戰作出重要貢獻?!吨笇б庖姟诽岢?,為了持續提升重點領域電氣化水平,將重點實施以下6項舉措。
一是大力推進工業領域電氣化。服務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在鋼鐵、建材、有色和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及其它行業鑄造、加熱、烘干和蒸汽供應等環節,加快淘汰不達標的燃煤鍋爐和以煤、石油焦、渣油、重油等為燃料的工業密爐,推廣電爐鋼、電鍋爐、電窯爐和電加熱等技術,開展高溫熱泵、大功率電熱儲能鍋爐等電能替代,擴大電氣化終端用能設備使用比例。
二是深入推進交通領域電氣化。落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規劃綱要,推動公路交通、水上交通電氣化發展,助力構建綠色低碳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加快推進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電氣化,在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和物流配送等領城,優先使用新能源汽車。
三是加快推進建筑領域電氣化。持續推進清潔取暖,在現有集中供熱管網難以覆蓋的區域,推廣電驅動熱泵、蓄熱式電鍋爐、分散式電暖器等電采暖,同步推進炊事等居民生活領域“煤改電”,助力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清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推廣冷熱聯供技術,采用電氣化方式取暖和制冷。
四是積極推進農業農村領域電氣化。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持續提升鄉村電氣化水平。推廣普及農田機井電排灌、高效節能日光溫室和集約化育苗,發展生態種植。在種植、糧食存儲、農副產品加工等領域,推廣電烘干、電加工,提高生產質效。在水果、蔬菜等鮮活農產品主產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發展田頭預冷、貯藏保鮮、冷鏈物流。
五是加強科技研發創新。重點推進電能替代相關新材料、新裝備等基礎技術研究,在關鍵技術、核心裝備上取得突破。推動能源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等產業創新升級,加強船用大功率、大容量電池組研發,加快行業特色應用。堅持標準先行,推進電能替代設備、接口、系統集成、運行監測和檢驗檢測等標準體系建設,以及與其它行業標準體系、國際標準體系的銜接。
六是著力提升電能替代用戶靈活互動和新能源消納能力。在實施電能替代過程中,加強電力系統與工業、交通、建筑和農業農村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推廣應用多元儲能技術,提升負荷側用電智能化水平和靈活性,促進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推動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推進“電能替代+數字化”,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通信控制技術,為實現電能替代設施智能控制、參與電力系統靈活互動提供技術支撐。
推進“電能替代+綜合能源服務”,鼓勵綜合能源服務公司搭建數字化、智能化信息服務平臺,推廣建筑綜合能量管理和工業系統能源綜合服務,促進用戶積極主動參與需求側響應,更多消費風電、光伏等綠色電力。
不斷完善電能替代支持政策
《指導意見》指出,要順利完成我國電能替代目標,就必須完善電能替代的各項支持政策?!吨笇б庖姟诽岢?,首先,要加強規劃統籌銜接。將電能替代作為做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舉措,推動電能替代與相關規劃有效銜接,合理制定電能替代發展目標,協調推進電能替代改造工程,保障電能替代配套電網線路走廊和站址用地等需求。
其次,增強電力供應與服務保障。在電力供需分析與電力規劃建設中,充分考慮電能替代用電需求。鼓勵電能替代用戶配置儲能裝置,增強自身電力保障能力。加強配套電網建設,推進電網升級改造,提升配電網運行靈活性、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優化電力調度,提升電網安全運行管理水平。對新增電能替代項目,電網企業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紅線外供配電設施的投資建設。不斷完善電能替代項目報裝接電“綠色通道”服務,持續提升“獲得電力”服務水平。鼓勵同步推進用戶側具有分時計量條件的計量表計改造。
再次,加大投融資支持力度。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對電能替代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通過綠色債券、綠色信貸等拓寬電能替代項目融資渠道。利用現有的財政補貼資金渠道,對符合條件的電能替代項目給予支持。鼓勵生態保護地區與受益地區在電能替代方面開展資金、技術、項目等方面的合作。
最后,完善價格和市場機制。深化輸配電價改革,將因電能替代引起的電網輸配電成本納入輸配電價回收。完善峰谷電價機制,引導具有蓄能特性的電能替代項目參與削峰填谷,根據本地電力供需情況優化清潔取暖峰谷分時電價政策,適當拉大峰谷價差,延長低谷時長。支持具備條件的地區建立采暖用電的市場化競價采購機制。(林 楚)
- 12-202025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
- 09-28國家發改委:增加能源消..
- 07-15今年上海市能源消費增量..
- 03-012017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
- 02-05能源消費“雙控制”能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