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中文网-肉色超薄丝袜脚交一区二区-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

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10億噸標準煤左右

日期:2022/06/13   來源:機電商報   
  摘要:《規劃》指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5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6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10萬噸,年節約用水約40億立方米,環境和社會效益突出。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明確,到 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達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占一次能源消費的18%左右;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達3.3萬億千瓦時左右,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和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分別達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太陽能熱利用、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和生物質燃料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司長李創軍表示,上述目標的確定綜合考慮了各類非化石能源的資源潛力、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進度、開發利用經濟性等多種因素,能夠為完成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20%左右和2030年25%左右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規劃》指出,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6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5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6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10萬噸,年節約用水約40億立方米,環境和社會效益突出。

可再生能源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

《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可再生能源要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在高質量躍升發展的新階段,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將呈現新的發展特征。

近年來,我國可再生能源實現跨越式發展,裝機規模已突破10億千瓦大關,占全國發電總裝機容量的比重超過40%。其中,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和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分別連續17年、12年、7年和4年穩居全球首位,光伏和風電等產業鏈國際競爭優勢凸顯,為構建煤、油、氣、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供應體系,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奠定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5年,也是我國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落實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攻堅期。《規劃》指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要在“十三五”跨越式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高質量躍升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我國二氧化碳排放既要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還要在碳達峰后以遠少于發達國家的時間實現碳中和,必須在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內夯實能源轉型基礎,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勢必“以立為先”,進一步換擋提速,成為能源消費增量的主體,加快步入躍升發展新階段。

另一方面,“十四五”時期,我國可再生能源既要實現技術持續進步、成本持續下降、效率持續提高、競爭力持續增強,全面實現無補貼平價甚至低價市場化發展,也要加快解決高比例消納、關鍵技術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性可靠性等關鍵問題,進一步提質增效,加快步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規劃》指出,進入新階段,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將呈現新特征。一是大規模發展,在跨越式發展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提高發電裝機占比;二是高比例發展,由能源電力消費增量補充轉為增量主體,在能源電力消費中的占比快速提升;三是市場化發展,由補貼支撐發展轉為平價低價發展,由政策驅動發展轉為市場驅動發展;四是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既實現大規模開發,也保證高水平消納,更保障電力穩定可靠供應。

可以看到,屆時,我國可再生能源將進一步引領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主流方向,發揮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主導作用,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部署四大新目標

“十四五”是碳達峰的關鍵期、窗口期,《規劃》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緊緊圍繞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的要求,設置了4個方面的主要目標。一是總量目標,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費總量將達10億噸標準煤左右,“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消費增量在一次能源消費增量中的占比將超過50%。二是發電目標,2025年,可再生能源年發電量將達3.3萬億千瓦時左右,“十四五”期間發電量增量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將超過50%,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實現翻倍。三是消納目標,2025年全國可再生能源電力總量和非水電消納責任權重分別達到33%和18%左右,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四是非電利用目標,2025年太陽能熱利用、地熱能供暖、生物質供熱和生物質燃料等非電利用規模達到6000萬噸標準煤以上。

為落實上述目標,《規劃》深入實施能源安全新戰略,一是堅持以高質量躍升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二是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陸上與海上并舉、就地消納與外送消納并舉、單品種開發與多品種互補并舉、單一場景與綜合場景并舉、發電利用與非電利用并舉;三是堅持以區域布局優化發展、以重大基地支撐發展、以示范工程引領發展、以行動計劃落實發展,重點部署了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

《規劃》詳細介紹了這5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在供給方面,優化發展方式,大規模開發可再生能源。在“三北”地區大力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化開發,在中東南部地區積極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分布式開發,在西南地區統籌推進水風光綜合基地一體化開發,在東部沿海地區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穩步推進生物質能多元化開發,積極推進地熱能規模化開發,穩妥推進海洋能示范化開發。

在消費方面,促進存儲消納,高比例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存儲能力,優先促進就地就近消納,積極推動外送消納,加強可再生能源電熱氣多元直接利用,推動可再生能源規模化制氫利用,擴大鄉村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

在技術方面,堅持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可再生能源。推行“揭榜掛帥”“賽馬制”等創新機制,加大可再生能源技術創新攻關力度,積極培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強化可再生能源創新鏈支撐。

在體制方面,健全體制機制,市場化發展可再生能源。深化“放管服”改革,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場化發展機制,建立健全綠色能源消費機制。

在國際合作方面,堅持開放融入,深化可再生能源國際合作。持續參與全球綠色低碳能源體系建設,深化推進國際技術與產能合作,積極參與可再生能源國際標準體系和全球治理體系建設。(林  楚)


?